胰腺癌一直被認為是難以治愈的癌癥。據(jù)美國癌癥協(xié)會(ACS) 2018年報告顯示,胰腺癌五年生存率只有8%,在所有癌癥中最低,也是唯一種發(fā)患者數(shù)與死亡人數(shù)接近1:1的疾病。
更可怕的是,從世界范圍內(nèi)來看,近年來,胰腺癌發(fā)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。
一邊是不斷上升的發(fā)病率,另一邊是緩慢的治療效果,如此,胰腺癌成為所有消化道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、手術最為復雜、治療效果最差的癌癥。被認為是“癌中之王”。
那么,得了胰腺癌還能活多久?作為我們普通人群,如何更好的管理自身實現(xiàn)早期確診?
今天,小艾請來了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普通外科主任醫(yī)師楊尹默教授,讓他來聊一聊胰腺癌的科學防治。
“癌中之王”,確診后生存期不足一年
為什么胰腺癌會被稱為“癌中之王”?
胰腺經(jīng)常也被稱為“幕后殺手”、“江湖隱士”,位于腹腔的深處,是人體第二大消化腺,也是最重要的分泌腺之一。
胰腺兼有內(nèi)外分泌的雙重功能,通過胰島分泌各種激素,如胰島素、胰高血糖素、生長抑素等,進而參與人體的生長調(diào)節(jié)、物質代謝和血糖調(diào)節(jié)等。
但胰腺癌與其它腫瘤相比,“脾氣更暴躁”,它惡性度高,容易復發(fā)和轉移,又難以早期診斷。這也使得胰腺癌治療效果很差,早期診斷率很低、治療效果差。
胰腺癌患者很多時候確診就已經(jīng)是中晚期,這一時期治療效果較差,50%的胰腺癌患者都會出現(xiàn)轉移,不僅失去手術機會,而且會出現(xiàn)肝、腹腔、肺轉移。
另外,還有30%患者處于局部進展期,同樣失去手術機會。也就是說,真正可以進行手術的只有20%的患者。
有手術機會是一回事,能不能實現(xiàn)手術切除是另一回事。要知道,70%—80%患者都不能實現(xiàn)手術切除,只有20%可以進行手術的患者,而手術切除之后的中位生存期僅僅為23—25個月。
然而,哪怕得益于手術切除,這部分患者仍然可能死于復發(fā)和轉移。目前,70%—80%的胰腺癌患者會缺失手術機會,同時,在確診后病情會快速進展,最終生存期只有大約6-9個月。
這主要因為胰腺癌亟待提高早期診斷率,也只有這樣才能改善治療效果。
早期診斷率低 胰腺癌偏愛這些人
胰腺癌在早期診斷和防治上仍然面臨很大困難,這也是所有腫瘤面臨的共性問題,只不過,胰腺癌更為突出。
但盡管如此,仍然能夠篩選出7類胰腺癌高危人群:胰腺癌家族遺傳史患者、肥胖者、長期吸煙、酗酒者、慢性胰腺炎患者、多脂飲食愛好者、中老年突發(fā)糖尿病患者。
這些人如果突然間出現(xiàn)食欲不好、短時間內(nèi)消瘦、忽然間患有糖尿病、忽然間全身泛黃、莫名其妙小便顏色很深、大便顏色突然間變淺等癥狀,都是危險的信號,提醒你應該及時去醫(yī)院排查。
胰腺癌治療難,需警惕疾病發(fā)生
胰腺癌的治療主要有手術、化療兩種傳統(tǒng)方式。
不過,只有20%—30%的患者有手術機會,剩下沒有手術機會的患者只能化療,但胰腺癌的化療效果也不盡如人意。
因為胰腺癌先天對化療耐藥,幾個療程以后雖然可以將腫瘤縮小,但也會造成耐藥,會通過改變外形、基因序列一次躲避化療藥物對腫瘤的滅殺。
除了先天性耐藥不敏感,胰腺癌還有獲得性耐藥的問題,這也是導致胰腺癌治療效果差的原因。胰腺癌是非化療敏感性腫瘤,手術在胰腺癌治療方面仍然占主導地位,但是化療有效率僅僅約30%。
面對手術、化療的效果不佳,隨著時代的進步,人們對生物學的認識進展,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也成為腫瘤治療的又一大治療手段。
針對腫瘤表觀遺傳學特征和分子生物學特征,可以選擇針對性的靶向藥物,這類藥物像導彈一樣靶點明確,效果很好,相對傳統(tǒng)化療藥來講副作用很小。
目前,靶向治療藥進展很快,在肺癌、乳腺癌、結直腸腫瘤、肝癌等方面也有很多進展,但是在胰腺癌方面,靶向治療步履維艱,進展不大。
所以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能做的就是警惕這一疾病的發(fā)生。
走好這3步,遠離胰腺癌
1、規(guī)避風險因素。飲食習慣不好、有抽煙、喝酒習慣的患者,應盡早戒煙戒酒,盡量把風險因素降到最低。
2、關注突發(fā)疾病。如果中老年人四五十歲突然間糖尿病且莫名其妙出現(xiàn)消瘦、食欲不佳,那么,ta需要去醫(yī)院進行腹部超聲檢查。
3、在體檢中增加腹部CT檢查。腹部超聲和腹部CT檢查基本可以明確胰腺的病變。一般建議慢性胰腺的患者、抽煙、酗酒的患者每年至少做一次CT,良性腫瘤攜帶者每年定期做一次CT。
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,需要盡可能多管齊下,讓患者能夠提前到醫(yī)院來進行排查,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,也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改善治療效果。
小艾總結,預防胰腺癌,首先要改善自身如吸煙、酗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,有家族史的患者更應該注意經(jīng)常排查去檢查身體,維持正常的身心,健康生活習慣,這就是最好的預防手段。